前2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2.2%
2020年,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.16萬億元,同比增長1.9%,再創歷史新高,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,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。
今年前2個月,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.44萬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32.2%,其中,出口表現尤為強勁,同比增長50.1%。增幅明顯、"淡季不淡",延續了去年6月份以來進出口由負轉正、持續向好的態勢。
隨著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,站在新高點,我國外貿前景如何?有何新的國際合作和競爭優勢?高質量發展如何推進?記者在各地進行探訪。
技術研發帶動——
厚植創新力 培育新優勢
市場行情好,外貿訂單忙。即便在春節假期,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開機率都超80%。"訂單多又多,大家伙干勁十足。"公司董事長吳小平笑著說。
作為全球光伏背板領域的龍頭企業,去年初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賽伍海外市場需求萎縮,出口下滑。
怎么辦?擴展東南亞、日本等地區新客戶;為國外客戶寄送防疫物資,視頻進行技術服務,鞏固合作關系……一攬子對策及時穩住市場份額。"對公司來說,更重要的是練好內功,技術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。"吳小平說。
市場調研是第一步。印度、東南亞、非洲等地區的屋頂瓦楞鋼板較多,只能使用輕質化的光伏產品。一款強度高、韌性好、抗腐蝕性強的輕質透明背板一經推出,很快占據大片市場。
研發投入不可少。"別看其貌不揚,有了它,國產變頻空調的關鍵元件取得突破性進展。"在展示廳,公司研發總監鄧建波拿起一個硬幣大小的淺黃色小元件感慨,歷時5年、經過上萬次實驗、投入上千萬元,才研發成功這個IGBT變頻器半導體模塊的散熱電路基板。
專業人才是關鍵。2020年,公司研發人員從70名增長到100多名,今年還將增加到150名。前不久,公司成立工匠學校,定期開課,帶動培養一批能挑大梁的"多能工"。
不局限于光伏材料企業,賽伍正向高分子材料高科技企業轉型,將產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、高鐵、5G通信等領域。"我們還將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,以技術創新帶動出口增加。"吳小平說。
"創新是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動力,也是提升商品價值鏈增值水平的關鍵。"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表示,質量和結構性問題仍然是我國外貿發展的主要矛盾。面對要素成本持續上升、傳統比較優勢下降、出口商品附加值較低等現狀,要加快推動外貿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。
王曉紅建議,一方面,要強化自主研發能力和企業綜合創新能力,以技術創新為引領,全面促進產品創新、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,加大財稅政策力度,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;另一方面,實施自主品牌培育行動,支持企業創品牌、增品種、提品質,選擇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品牌重點培育。